双重的消失
“相遇”(Unerencontre)——小说家米兰·昆德拉新作名字。到一定时候,生命来到缩减的阶段,便开始了“和我的思考以及回忆相遇……”。但相遇并非重复,每趟相遇都是一次深化。不知不觉间,我也开始在我的阅读时间中,腾出一半来与旧作相遇,近日,有《胭脂扣》的电影和小说。
焦雄屏在《关锦鹏的光影记忆》里给《胭脂扣》写了一段不起眼的附记:“经过了十余年,张国荣和梅艳芳先后逝去,仿佛应合了片中‘如梦如幻月’的缥缈内容,使此片的后设阅读,带了一种令人悚然的宿命色彩。”《胭脂扣》是一出鬼片,今天看来,益发是重迭的鬼影,双重的消失。
首先当然是主角。张国荣和梅艳芳在现实中虽不是情人,但感情深厚,二人于同年一前一后离世,总多少予人共赴黄泉之感——张国荣明是自杀,梅艳芳放弃治疗又何尝不带“自杀”之意?《胭脂扣》中,十二少蝼蚁偷生,如何眉目英挺终敌不过岁月变成佝偻老翁,但现实中,这风华绝代的一对,都不让你看到老相,少有的,真人比角色更加骄傲。另一对在戏中饰演恋人的万梓良和朱宝意,当然尚在人间,但已退出影坛,以另一形式“消失”了。其中,又不外乎两种结局——燃烧殆尽、徐徐淡出的。
如果《胭脂扣》中本来只有如花一只痴心鬼,现在,整出电影,都鬼影幢幢。鬼影,人之外,还有空间。说到相遇,它本来就是《胭脂扣》一个题旨,隔半世纪多的相遇,面目全非,太平戏院、倚红楼、金陵阁等当然全都没有了;“塘西风月”早画上句号,花露水的香气早荡然无存。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并不完全割裂,起码还有黛绿但已不青翠的电车(如花说:“我最熟悉的也只是电车”),起码还有大光灯照得影影绰绰的大笪地,给如花测出一个代表吉兆的“暗”字(“日内有音”),起码还有利舞台,虽则不再是梨园之地而是在办香港小组选美,但起码建筑物实实在在,如花在城中飘荡也不至于全无依靠吧。如果消逝的建筑被影像“摄”下来也是一个鬼影,事到如今,却是连大笪地、利舞台等都加入了魉魍魅魑的行列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
如是者,“如梦如幻月,若即若离花”,指称一段旎情缘,也指称一个醉生梦死的城市。我想到“Image”(影像),字源上本身就与“幽灵”相连。阴魂不散,电影世界本来就是一片幽灵人间,在漆黑之中观看荧幕的一堆“spectators”,何尝不像一堆幽灵?“Image”在古希腊曾经被视为对现实次一等的模仿,在今天的影像即为现实的“景观社会”,影像特别是香港电影,有意无意却正了“反消失”的手段。每一次你说及“消失”,其实都是一种“显现”。在这种寓意上,也许没那出电影,比《胭脂扣》更有后设重读的况味。
有一小事我要说说,在重看《胭脂扣》时,影碟刮花了荧幕上停格在如花的特写面上,鬼影雪花迭在三十年代的如花和八十年代的梅艳芳身上,都怪我偏在深宵看戏,一时阴风阵阵,不禁打了一个冷颤。每次重遇总是一种意外。
焦雄屏在《关锦鹏的光影记忆》里给《胭脂扣》写了一段不起眼的附记:“经过了十余年,张国荣和梅艳芳先后逝去,仿佛应合了片中‘如梦如幻月’的缥缈内容,使此片的后设阅读,带了一种令人悚然的宿命色彩。”《胭脂扣》是一出鬼片,今天看来,益发是重迭的鬼影,双重的消失。
首先当然是主角。张国荣和梅艳芳在现实中虽不是情人,但感情深厚,二人于同年一前一后离世,总多少予人共赴黄泉之感——张国荣明是自杀,梅艳芳放弃治疗又何尝不带“自杀”之意?《胭脂扣》中,十二少蝼蚁偷生,如何眉目英挺终敌不过岁月变成佝偻老翁,但现实中,这风华绝代的一对,都不让你看到老相,少有的,真人比角色更加骄傲。另一对在戏中饰演恋人的万梓良和朱宝意,当然尚在人间,但已退出影坛,以另一形式“消失”了。其中,又不外乎两种结局——燃烧殆尽、徐徐淡出的。
如果《胭脂扣》中本来只有如花一只痴心鬼,现在,整出电影,都鬼影幢幢。鬼影,人之外,还有空间。说到相遇,它本来就是《胭脂扣》一个题旨,隔半世纪多的相遇,面目全非,太平戏院、倚红楼、金陵阁等当然全都没有了;“塘西风月”早画上句号,花露水的香气早荡然无存。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并不完全割裂,起码还有黛绿但已不青翠的电车(如花说:“我最熟悉的也只是电车”),起码还有大光灯照得影影绰绰的大笪地,给如花测出一个代表吉兆的“暗”字(“日内有音”),起码还有利舞台,虽则不再是梨园之地而是在办香港小组选美,但起码建筑物实实在在,如花在城中飘荡也不至于全无依靠吧。如果消逝的建筑被影像“摄”下来也是一个鬼影,事到如今,却是连大笪地、利舞台等都加入了魉魍魅魑的行列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
如是者,“如梦如幻月,若即若离花”,指称一段旎情缘,也指称一个醉生梦死的城市。我想到“Image”(影像),字源上本身就与“幽灵”相连。阴魂不散,电影世界本来就是一片幽灵人间,在漆黑之中观看荧幕的一堆“spectators”,何尝不像一堆幽灵?“Image”在古希腊曾经被视为对现实次一等的模仿,在今天的影像即为现实的“景观社会”,影像特别是香港电影,有意无意却正了“反消失”的手段。每一次你说及“消失”,其实都是一种“显现”。在这种寓意上,也许没那出电影,比《胭脂扣》更有后设重读的况味。
有一小事我要说说,在重看《胭脂扣》时,影碟刮花了荧幕上停格在如花的特写面上,鬼影雪花迭在三十年代的如花和八十年代的梅艳芳身上,都怪我偏在深宵看戏,一时阴风阵阵,不禁打了一个冷颤。每次重遇总是一种意外。